
小荷才露尖尖角 ——讀卜方小朋友詩集《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》 馬譽煒
萬物復蘇的春天里,在國防大學工作的戰友、文友卜寶玉,送來他正在讀小學六年級的愛女卜方的詩集《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》,捧著裝幀素雅、散發著濃濃墨香的新書,我的腦海里忽然蹦出了宋代詩人楊萬里的那首著名的四言詩:“泉眼無聲惜細流,樹蔭照水愛晴柔。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頭”。 是!青出于藍,后生可畏。小小卜方在她的父親——軍旅詩人卜寶玉的教育影響下,自幼就愛上了詩歌創作,很早就飽覽中外經典詩篇,且能背誦400 多首歷代著名詩詞,就連《琵琶行》《木蘭辭》都能倒背如流。她既認真借鑒古今中外作家詩人的表現手法,又注意瞄準時代元素和特征大膽探索實踐,用稚嫩、清純、透明的眼光觀察生活、體驗生活、謳歌生活,善于發現身邊的真善美,鞭笞社會上的假丑惡,盡情地抒發自己的情和愛,小小年紀就留下了許多富有詩意的、也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思考。這部詩集給當今詩壇帶來了一股清新之氣,使我看到了中國詩界的未來與希望。 詩貴在思,貴在精,貴在美。值得稱道的是,卜方小朋友的詩,在這方面做出了積極而又可喜的努力。她著眼的不僅僅是花草樹木、山山水水,而是從一開始就將眼光和視野舒展開來,注重圍繞人生這一永恒課題進行深入思考,抒發獨特的哲思與感想。在詩集的第一輯“人生感悟”的首篇《當你在享受唯美生活時》,小詩人先是列舉了種種貌似司空見慣的生活場景,諸如:在林中漫步,騎著共享單車穿過田野小徑,赤腳走過海灘,等等,然后筆鋒一轉,又列舉出在非洲、在荒原、在醫院等地方與場所,“有多少人/在饑餓/在掙扎/在哭嚎/當知道那些人的生活時/你有沒有換位思考……從而得出應倍加珍惜眼前普通的日子,迎來人生的“唯美生活”的結論。給人以深邃的思考和啟迪。 人生的許多問題,認識上是否正確,也就是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是否端正,關乎著人生行走的方向與成就。而認識的起點早與晚,效果肯定大不一樣。我驚訝卜方小小年紀就對人生問題有了大徹大悟性的成熟理解,在她筆下流出的詩句,為讀者揭示出精辟的人生哲理,毋庸諱言,許多問題只恐有很多的成年人也不見得能認識得到。譬如:《棋》中:“一盤棋/只有到最后才知道結局/如同人生”!秾捜荨分校骸皩捜荽罅浚刮覀儼荽蠹遥瘜捜荽蠹遥瑫r也在裝點自己”!度松贰分校骸叭松肥腔炭值模驗槟阋舱f不清明天會是什么樣/人生之路又是快樂的/因為你心中有一個美好的希望”!段⑿拧分校骸盁o論做什么事/都要有自控力/都要合理安排時間/這樣它才是對人類有好處的”!段兜馈分校骸笆篱g萬物/都有自己的味道/生活的味道/要靠舌尖品嘗/更要靠眼睛觀察”!x著這些詩句,你是否也驚奇小小詩人的認識能力和看問題的水平呢?可謂入木三分,妙語連珠,在詩的藝術中巧妙地道出人生哲理。 北京大學教授、著名詩歌評論家謝冕說過,詩人有兩個世界,一個是人的世界,一個是神的世界。沒有人的世界,詩歌就失去了根本,猶如沒有泥土的樹木。但若只有這一個“人的世界”,那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人,還不能成為詩人。謝冕教授所言“神的世界”,其實說的就是詩歌一定要有想象。甚至就是說,缺乏想象力的詩人不成為詩人。詩之所以成為詩,就是讓思想插上了想象的翅膀。卜方的詩美,也正是她借助了想象這一創作方法。在《童年的世界》里,她寫道:“爸爸出生在遙遠的山村/他小時候從沒有出過遠門/在他的眼里/世界很大/我出生在繁華的都市/我經常坐著飛機云游四海/在我的眼里/世界很小”。在《寫給母親的詩》里,她寫道:“母親啊,母親/你的愛就像無垠的大海/一朵朵浪花陪我游向遠方/風景迷人的海岸和沙灘/寫下我成長的詩行/!母親,親愛的母親/你的愛就像圓圓的地球/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/陪伴我直到永遠”。在《老師》里,她寫道:“你是黑夜的火把/照亮前方/你是大海上的燈塔/讓我們尋找人生的路”。寫《神奇的書》:“多么樸實無華的輪船/可是她載著的卻是/人類高貴的精神/美麗的夢想”。寫《一根筆》:“是誰,讓山水畫里增添光彩/是誰,讓時光在回憶中變得甜蜜/是誰,讓文字變成新的故事/是一根有用的筆”。在卜方的詩里,她還把上帝想象為“人的愛心”“勝利的曙光”“內心的堅定”,是“美好、幸福、安康、勝利、愛心/將為你發射光芒”。她抒發自己的《時空與夢想》:“我想在高空飛翔/看看世界長啥樣/我想變成地鼠/看看有多少恐龍化石/我想變成游魚/游遍所有的大江/尋找海底的寶藏”。孩子的想象力真的是無止境的,讀起來有時不免忍俊不禁,要笑出聲來,但笑過之后,往往是思想的碰撞和啟迪。這也許就是詩的魅力和力量。 詩歌是愛的產物。讀著卜方的詩,我忽然想到了這一點。還是接著上邊關于詩人有兩個世界的話題說下去。從深層次的創作心理上說,詩人的兩個世界也可以理解為靈與肉的世界。歌德在《浮士德》第一部中說過:“每個人都有兩種精神:一個沉溺在愛欲之中,執拗地固執著這個塵世。另一個則猛烈地要離去塵世,向那崇高的境界飛馳!钡珶o論是在哪個世界,都是以愛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以愛為創作的主題,倘若沒有對人生的愛,對生活的愛,對世界的愛,要寫出撼人心魄的詩作,幾乎是不可能的。即便是那些表達憎恨與憤怒的詩,有哪一位詩人不是由愛到極處轉化而來的呢!在卜方詩的世界里,我讀到了她對世界萬物的愛,她愛父母、愛老師、愛祖國、愛歷史、愛自然、愛讀書、愛學習、愛自由、愛游玩,愛今天擁有的一切……愛,像涓涓細流,滲透進她每一首詩的字里行間。她從自己的衣食住行中感受父母家人的愛,在諄諄教誨中感受學校師長的愛,在歡快愉悅中感受自然萬物的愛,篇篇詩作都抒發了心底的感激感恩之情。生活中愛的資源顯然成為她詩歌創作靈感的主要源泉。她寫《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》:“天空是那么藍/藍得沒有一絲雜質/沒有一朵白云/沒有一只小鳥/我的心/似乎把所有往事都忘了似的/滿是歡喜”。她不吝筆墨,一口氣寫下《詠四季》《北國四季》《雨雪冰霜》等歌頌大自然的詩作,由對大自然的愛升華為熱愛祖國的情懷。在第五輯“動物詩語”中,一首首對動物不乏擬人的描寫,在妙趣橫生中,感受到詩人的無限愛意和憧憬。詮釋著她“愛世界、愛自然、愛生活、愛親人、愛朋友、愛同學、愛所有人”的創作初衷,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愛的傳遞。 卜方小朋友的詩,讓人愛不釋手,值得一讀。 小詩人今后的創作道路還很長,奮斗正未有窮期。衷心希望這才露尖尖角的小荷,一直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長勢,在陽光雨露的普照滋潤下,綻放出更加多姿多彩、璀璨奪目的花朵。
2019 年3 月5 日寫于北京
馬譽煒,將軍詩人,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善后辦副政委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。 |